2023年5月16日,运城盐湖旁,展台上放着洁白的河东大盐。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城市运行领域的管理、业务和信息都集中在一个网络系统,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感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从而高效处置一件事,让城市更具韧性。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
基层党建要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目标定位。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党建工作念兹在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具体要如何做?2018年11月,在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进一步阐释: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2020年11月,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年11月22日,浙江湖州龙泉街道祥和社区工作者在环河健康步道旁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为教育引导公众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展览配套展出了近30件文物文献史料,还举办了宪法知识宣传活动,科普宪法知识。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无时无刻不在人们身边,保障着公民的权利、尊严和幸福从出生起,每个人都被宪法赋予了人权。作为基本法律,民法典在公民权利保护方面积极对接宪法的规定,为公民权利提供更全面的保护。活动通过百人诵读宪法、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等生动的形式,推动宪法走进人民群众。大学毕业后,宪法赋予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休息的权利、依法纳税的义务等。
近年来,全面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八五普法全面部署扎实有效的实践,让宪法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这是以完备的法律制度实施宪法,维护人民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完善民生领域法治保障今天,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宣传、教育、研究共同推进,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推动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落实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监制丨耿志民制片人丨兴来执笔丨宁黎黎 张亚楠视觉丨江雨航。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宪法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当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宪法实施机制创新、完善,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成年后,宪法赋予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宪法方面的人大专门委员会。△2023年12月2日,保护长江 宪在行动江西省2023年宪法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宣传活动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2023年12月1日,新疆乌鲁木齐的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宪法知识。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
图为学生在模拟法庭中模仿庭审。△2019年9月29日,礼兵护送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入场。在浙江,由南湖革命纪念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浙江东方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西子湖畔 制宪奠基》专题展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临时展厅展出。这是现行宪法实施以来首次集中颁授国家勋章。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通过。
新征程上,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把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必将在法治轨道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凝聚起源源不断的磅礴伟力。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要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和信仰宪法权威。
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2014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的日期,也就是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其中,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退休后,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同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正式成立,从工作机制上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提供服务保障。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监督取得重大成效,全党全社会宪法意识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丰硕。结婚生子后,宪法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时政微观察》与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感悟我国宪法的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和强大生命力。长大后,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今年国家宪法日前夕,一场主题为保护长江 宪在行动的宪法宣传活动在江西九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举行。今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留言0